微短剧相关文章4篇
-
广电总局:微短剧不得使用恶俗恶趣味片名
-
不良价值观频出现 微短剧不良价值观调查
03-16 “妈妈,我每天不学习,成绩是不是照样可以变好?” 听到儿子小瀚提出的这个问题,安徽省宿州市的王女士心里一惊:孩子今年才上小学三年级,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经交流,王女士得知,小瀚在寒假玩平板电脑时刷到一部和学渣逆袭有关的微短剧:主角上课睡觉、不写作业,成绩在班里垫底,但他一直我行我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考试秘籍”,不用学习就能轻松考出高分。后来主角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受到同学们的追捧和老师、家长的表扬。受此影响,小瀚觉得学习是有捷径的。 “小瀚说他这个寒假刷到过不少微短剧,宣称努力学习是‘傻瓜’才干的事,成功者要么是天降馅饼,要么是出身豪门,踏踏实实做事的都没有好下场。还... -
微短剧行业观察与治理路径调查
03-16 原标题:精品增多狗血剧不少,如何规范微短剧市场 微短剧行业观察与治理路径调查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当年轻的包拯意外“穿越”到当代法官助理江南身边,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迷雾漫漫,他/她究竟是谁,包拯能否勘破迷局,认清“眼中人”;江南能否坚守初心,融通法理情? 1月25日18时,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指导的普法微短剧《包大人,现在是2025!》,在快手“中国法院网”“看法”账号、央视频上线发布,并于1月29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该剧以“年轻态”的表达方式,为普法宣传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自上线以来,其在快手平台单渠道播放量突破2.1亿次,并在登陆央视频微短剧专区后跻身春节... -
粗制滥造抄袭成风已成微短剧之殇
03-16 原标题:表演刻板穿帮频繁 复制粘贴同质化严重 粗制滥造抄袭成风已成微短剧之殇 场景简单、表演刻板、穿帮频繁;洗稿抄袭,抄同行、抄长剧、抄网文,剧情同质化严重……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观看一批微短剧发现,“重回”“重生”“总裁”“战神”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微短剧剧名上,并且这些微短剧从故事框架到人物设定,从服化道设计到台词细节,都在相互“还原”和挪用。评论区,关于同质化严重、粗制滥造的问题屡遭观众诟病。 受访专家指出,微短剧凭借其小体量、快节奏、低成本的特点迅速崛起,成为视听内容领域的新力量。但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围绕微短剧的质量问题、版权乱象也日益凸显,从简单的“复制粘贴”到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