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阅网有文章83篇,评论0条,分类11个,标签194个
-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
03-16 最高人民法院发布6件依法惩治利用网络敲诈勒索犯罪典型案例。此次典型案例的发布,旨在标明网络行为红线,告诫不法分子网络绝非法外之地,违法犯罪必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 此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制造、散播网络谣言敲诈勒索,利用网络敲诈勒索未成年人,编造事由向网络平台商家恶意索赔敲诈勒索,制造、散播负面信息并以有偿删帖方式敲诈勒索,以“裸聊”为诱饵敲诈勒索等多种敲诈勒索新型犯罪手段。典型案例中,犯罪手段虽升级,但本质上仍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取威胁、要挟手段迫使他人基于心理强制交付财物,对于依照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规定构成敲诈勒索罪的,人民法院坚决依法从严惩处。 据介绍,近年来,跨境“裸聊”等网络... -
网上预订机票酒店套路多 电商平台如何担责
03-16 解读 在线文旅消费案件数量增多 网上预订机票酒店套路多 电商平台如何担责 旅游出行正成为越来越多人春节的选择。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2025年春节假期,全国国内出游5.01亿人次、总花费6770.02亿元。 其中,不少人通过在线文旅平台获取信息或者提前预订。相较于线下消费,在线文旅平台在信息获取、产品选择、预订退订等方面更具便捷性。 然而,一些在线文旅平台存在开展自营业务不规范、对平台内经营者管理不善,利用信息技术捆绑销售、临时涨价等问题,侵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引发消费纠纷。 在平台购买机票,却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搭售”外卖服务包;在线订酒店后突然被取消,... -
“熊孩子”屡闯祸 家庭教育需发力
03-16 原标题:节假日孩童燃放烟花爆竹导致多起意外事件 “熊孩子”屡闯祸 家庭教育需发力 山东菏泽,花费40余万元购买不到1个月的新车,因为有人在车辆周围放烟花,不慎将垃圾桶点着后,火势蔓延至汽车,将其烧成了废品;湖北宜昌,有人放炮引燃自家草堆,失火面积达30多平方米,所幸民警火速赶赴处置,及时控制火势;四川内江,一男孩将鞭炮扔入化粪池井中,不慎引发化粪池井沼气爆炸,现场多辆汽车受损…… 这些,都是一些“熊孩子”在今年春节期间的所作所为。 《法治日报》记者梳理公开信息发现,近年来每逢节假日,因“熊孩子”燃放烟花爆竹、玩火等造成的意外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引发的社会矛盾不少。相关新闻的评论... -
不良价值观频出现 微短剧不良价值观调查
03-16 “妈妈,我每天不学习,成绩是不是照样可以变好?” 听到儿子小瀚提出的这个问题,安徽省宿州市的王女士心里一惊:孩子今年才上小学三年级,怎么会有这种想法? 经交流,王女士得知,小瀚在寒假玩平板电脑时刷到一部和学渣逆袭有关的微短剧:主角上课睡觉、不写作业,成绩在班里垫底,但他一直我行我素。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本“考试秘籍”,不用学习就能轻松考出高分。后来主角一跃成为年级第一,受到同学们的追捧和老师、家长的表扬。受此影响,小瀚觉得学习是有捷径的。 “小瀚说他这个寒假刷到过不少微短剧,宣称努力学习是‘傻瓜’才干的事,成功者要么是天降馅饼,要么是出身豪门,踏踏实实做事的都没有好下场。还... -
微短剧行业观察与治理路径调查
03-16 原标题:精品增多狗血剧不少,如何规范微短剧市场 微短剧行业观察与治理路径调查 这是一场跨越千年的相遇,当年轻的包拯意外“穿越”到当代法官助理江南身边,他们会发生怎样的故事?迷雾漫漫,他/她究竟是谁,包拯能否勘破迷局,认清“眼中人”;江南能否坚守初心,融通法理情? 1月25日18时,由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局指导的普法微短剧《包大人,现在是2025!》,在快手“中国法院网”“看法”账号、央视频上线发布,并于1月29日在上海广播电视台都市频道播出。该剧以“年轻态”的表达方式,为普法宣传开辟了一条新路径。自上线以来,其在快手平台单渠道播放量突破2.1亿次,并在登陆央视频微短剧专区后跻身春节... -
你的声音被谁“偷”走了?——AI声音滥用现象调查
03-16 亲耳听到的就是真的吗?未必。网络平台上,AI声音随处可见。 从“张文宏医生”推销蛋白棒视频“走红”网络,后被本人“打假”,到多位配音演员称声音被AI“偷走”,公开维权……“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和语音大模型应用的发展,AI合成声音App大量出现,最快只需十几秒便可“克隆”出来。与此同时,AI声音滥用现象愈发突出,不时引发争议。 AI声音滥用不时发生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以“AI克隆声音”为关键词检索发现,明星翻唱、新闻播报、吐槽点评等大量视频涉及AI声音,有些甚至出现不雅词汇,不少视频点赞和评论量过千。 而AI声音滥用事件也不时发生,引发关注和讨论。 在社交... -
国家网信办依法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违规App
03-16 原标题:国家网信办依法集中查处一批违法违规App 将依法强化个人信息保护监管 本报北京2月19日讯 记者刘欣 记者今天从国家网信办获悉,近期,针对广大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App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等问题,国家网信办依据个人信息保护法、《网络数据安全管理条例》、《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查处“开个密室馆”等82款违法违规App(含小程序)。 经查,“开个密室馆”等4款App存在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问题,违反个人信息保护法等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予以下架处置;“动态壁纸帝”等78款App存在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 -
粗制滥造抄袭成风已成微短剧之殇
03-16 原标题:表演刻板穿帮频繁 复制粘贴同质化严重 粗制滥造抄袭成风已成微短剧之殇 场景简单、表演刻板、穿帮频繁;洗稿抄袭,抄同行、抄长剧、抄网文,剧情同质化严重……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观看一批微短剧发现,“重回”“重生”“总裁”“战神”等关键词频繁出现在微短剧剧名上,并且这些微短剧从故事框架到人物设定,从服化道设计到台词细节,都在相互“还原”和挪用。评论区,关于同质化严重、粗制滥造的问题屡遭观众诟病。 受访专家指出,微短剧凭借其小体量、快节奏、低成本的特点迅速崛起,成为视听内容领域的新力量。但随着市场的蓬勃发展,围绕微短剧的质量问题、版权乱象也日益凸显,从简单的“复制粘贴”到复... -
最高法发布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
03-16 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4件依法惩治虚假诉讼犯罪典型案例。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涉及滥用“保护性查封”通过虚假诉讼逃避履行债务、隐瞒债务已经全部清偿的事实提起虚假诉讼、利用虚假诉讼手段违规提取住房公积金等多个虚假诉讼违法犯罪类型。 据介绍,最高法通过此次发布典型案例,阐明多项审判原则和工作要求。《关于进一步加强虚假诉讼犯罪惩治工作的意见》第五条列举了民间借贷纠纷案件、涉及房屋限购或机动车配置指标调控的以物抵债案件、以离婚诉讼一方当事人为被告的财产纠纷案件等多个虚假诉讼违法犯罪易发的民事案件类型,司法机关在履职过程中应当予以重点关注。本次发布的典型案例“刘某秀、李某虚假诉讼案”属于典型的以离婚诉... -
热播影视剧盗版横行亟待依法治理
03-16 原标题:搜索引擎检索前两名竟是盗版链接 短视频直接使用原片“超长解说” 热播影视剧盗版横行亟待依法治理 在某搜索引擎对话框里输入“哪吒2××网盘”,前两条搜索结果显示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完整版免费,155分钟未删减资源,免费在线观看。 点进去,是某网盘一个链接地址。复制到浏览器打开,直接进入该网盘,点击资源保存到网盘,即可观看影片。而此时,《哪吒之魔童闹海》还在影院放映,并无授权在线播放。网盘上的播放资源无疑属于盗版。 《法治日报》记者近日调查发现,网盘因其强大的存储和便捷的分享功能,成为当前影视作品盗版传播的主要渠道。在××网盘、××云盘中存有不少影视作品可供分享,如《南...